6月,美国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N1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有7名渐冻症患者接受了N1植入体手术,患者借助该设备,能够通过意念操控电子设备。
据悉,该设备尚处于技术验证阶段,终极目标是实现生物大脑与电子设备的高带宽连接。按照开云电竞团队规划,他们未来几年将在语言、视觉应用等领域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并计划于2028年推动N1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有媒体预测,作为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新兴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正在智能机器人、生物医学和神经康复等领域表现出较大应用潜力。
与此同时,脑机接口技术还给未来战场赋予了更多可能性。美国兰德公司就曾发布过一份名为《脑机接口:美国军事应用和意义的初步评估》的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在未来作战中可能应用的领域。当前,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迭代升级,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愈发值得关注。
优化作训体系,形成军事训练新模式。脑机接口装备能够精准监测士兵训练时的大脑活动,了解士兵在训练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度、认知负荷、情绪状态等深层心理与认知特征,为评估训练效果、优化训练方案及个性化辅导提供帮助。例如,美国DARPA立项的“靶向神经可塑性训练(TNT)”,旨在安全地提供外周神经刺激,激活涉及认知技能学习的脑区,以减少单兵训练成本和时间,提高士兵对广泛认知技能的学习能力。
赋能全域作战,拓展认知战场新维度。在全域作战中,脑机接口技术为重塑认知对抗模式、构建全域认知优势奠定了技术基础。脑机接口技术能够突破传统信息传递的生理局限,直接读取或调控作战人员的神经信号,精准监测其作战时的大脑活动。例如,美国“警觉战士启动计划(AWARE)”,旨在安全地刺激大脑功能皮层,提高士兵作战期间的警觉意识和认知能力,帮助单兵在全域作战中更精准地理解战场态势、更快速地响应作战指令。
革新通信模式,打造人机协同新形态。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深度整合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发展为融合多领域前沿成果的复杂技术体系,对无人系统作战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脑机接口技术与增强现实(AR)的自然结合,可重塑人机协同模式,佩戴AR设备的作战人员获取实时战场影像的同时,可通过脑机接口实现对无人机集群的免手操控。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澳大利亚国防创新中心与悉尼科技大学将微软AR设备“HoloLens”和脑机接口技术结合,用以操控车辆和机器人,未来或将用于突破战场上对方的拦截。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增强认知感知、精准操控智能装备与战场医疗革新等领域,对战场进行有效赋能。尽管发展仍面临多重现实挑战,但随着一项项技术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脑机接口技术通过以“人机联网”为特征的战场智能网络,可实现指挥员、战斗员与辅助决策系统、无人化作战平台之间的意识指令控制和智能自主协同,或将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