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偏瘫)多由脑卒中、脑外伤或脊髓损伤导致,患者一侧肢体运动功能丧失,伴随肌肉痉挛、关节挛缩及慢性疼痛。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240万,其中75% 遗留不同程度偏瘫。传统治疗依赖康复训练与药物,但对重度肌张力异常、神经通路严重受损者收效甚微:
手术风险:传统神经损毁术(如FSPR)可能导致感觉障碍或永久性功能障碍。
科学突破点:脊髓电刺激(SCS)通过“神经信号再编程”,绕开受损脑区直接激活脊髓运动网络,为重症患者提供新路径。
技术先锋:国内率先将SCS技术应用于偏瘫治疗,年完成神经调控手术超400例,推动河南三博成为中原地区SCS治疗中心;
行业地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精神学组副组长,主持制定SCS治疗偏瘫临床路径。
1️⃣微创可逆:仅植入2mm柔性电极,体外测试有效后再永久植入,避免无效手术风险;
2️⃣动态调控:根据肌张力实时反馈调整参数(0.5-10V可调),精准抑制异常神经信号;
3️⃣功能重塑:刺激脊髓背柱激活残存神经通路,同步改善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
4️⃣并发症可控:术后感染率0.5%,尿潴留发生率3%,远低于传统手术。
赵萌解读:“SCS不是替代神经,而是唤醒脊髓的‘备用网络’,让瘫痪肢体重获大脑指挥权。”
67岁的扎西,是一名藏族退休教师,2021年突发脑梗致右侧肢体全瘫,右手蜷曲僵硬如“铁爪”,右下肢肌张力Ashworth评分达4级(最高级),拄拐仅能挪动3步;辗转藏、川、京三地医院,尝试针灸、肉毒素注射及康复训练,肌张力不降反升,被断言“无法逆转”。
赵萌团队采用椎板间入路技术,在C4-C5节段(控制上肢)及T10-T12节段(控制下肢)植入双电极;
闭环训练:SCS刺激同步定制康复(如脚踏车抗阻训练),强化神经-肌肉协同;
长期效益:术后3个月随访,扎西可买菜做饭、持转经筒祈福,Fugl-Meyer评分提升72%。
患者心声:“以前右手像块石头,现在能给孩子扎辫子了——这是开云电竞官方网站神山赐福,更是科学给的新生!”
技术迭代:通过头皮EEG捕捉运动意图,实时触发脊髓电刺激,实现“意念-动作”无缝衔接(临床试验阶段);
普惠医疗:北京专家常驻河南,SCS永久植入费用13万元(较北京低50%),医保覆盖后自付仅3-5万;
专家呼吁:偏瘫后3-6个月是神经修复黄金期,若传统治疗无效,应尽早评估SCS可行性——神经可塑性窗口永不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