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6月20日晚八点,iCANX Talks 第232期邀请到了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副教授Hyunjoo Jenny Lee担任主讲嘉宾,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副教授Chul Kim、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副教授Miso Kim、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作为研讨嘉宾,汉阳大学副教授Sangtae Kim担任主持人。
这将是一场汇聚顶尖学者的盛会,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学术挑战!更多开云电竞精彩,敬请期待!
双向脑机接口(BMIs)有望通过实现对神经活动的精准记录和靶向刺激,彻底改变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和治疗方法。在本次演讲中,我将介绍一个综合技术框架,该框架涵盖了从复杂生物模型中的神经监测到使用超声进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我们从高分辨率、多模态神经接口的最新进展开始,这些接口适用于体内应用和三维类器官模型,解决了空间覆盖范围、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限制。通过新型探针设计,例如双面和可拉伸的微电极阵列,我们能够以高保真度实现电和化学信号的连续、无伪影观测。演讲的后半部分将介绍超声作为一种下一代神经调控方式。与传统的电或磁刺激不同,超声具有独特的深度组织穿透能力、毫米级聚焦能力和无线适用开云电竞性。我将重点介绍我们在微型化电容式微机电超声换能器(CMUTs)、头骨补偿靶向策略以及支持自由运动的慢性神经调控研究的软粘附贴片方面的工作。在睡眠调控、记忆巩固和炎症疾病模型中的演示展示了该平台的治疗潜力。最后,我将讨论实现完全可穿戴、闭环“声药”系统的路线图,该系统结合了软电子技术、精准超声和实时反馈,以开辟个性化神经治疗的新领域。
Hyunjoo Jenny Lee现任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及KAIST特聘教授。她于2004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该校工程硕士学位(M.Eng.),并于201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Hyunjoo Jenny Lee的研究聚焦于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与执行器,具体领域涵盖神经接口、超声换能器、表皮电子器件以及生物传感器。她在这些领域已发表超过50篇期刊及会议论文。李教授曾担任2025年IEEE MEMS会议(在中国台湾高雄举行)的共同主席,并担任《微系统与纳米工程》(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IEEE电子器件快报》(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和《IEEE微机电系统杂志》(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的副主编。她是韩国国家工程院和韩国青年科学技术院的成员。其重要荣誉包括2022年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奖、2022年S-Oil新一代科学家奖、2021年KAIST技术创新奖以及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微波吸收和阻燃性能方面的进展 MDPI Journal of Composites Science
武汉大学的薛龙建教授团队——受树蛙启发的梯度微柱阵列可在干燥和潮湿表面上具有牢固黏附力 MDPI Biomimetics
Machines:旋转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 MDPI 特刊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