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室内,一台精密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有序开展。主刀医生易天华凝神屏息,将一枚薄如细丝的电极阵列精准植入岁听障患儿小王的耳蜗内。随着术中检测设备提示音响起,在场医护人员纷纷露出欣慰笑容的开始,更是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邵阳地区听障群体医疗保障水平跃升的生动见证。
来自邵阳县的小王,出生时被诊断为先天性重度听力障碍,长期依赖助听器维持微弱听力。但传统助听器对重度耳聋改善效果有限,人工耳蜗植入才是根治方案。可动辄二三十万元的高昂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以前进口人工耳蜗要近30万元,即便分期付款也难以承受。”小王的父亲哽咽道,“现在集采后设备降到5万元,医保还能报销大部分,我们只花了八千多块。”
该科主任易天华算了一笔“民生账”:国家集采政策实施后,人工耳蜗均价降幅超80%,且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进口设备为例,患者自付费用从数十万元骤降至万元以内,真正实现“高端医疗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邵阳市内唯一能独立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科室,该团队十年磨一剑,目前已累计完成80余例手术,形成“精准评估-微创植入-科学康复”的全流程诊疗体系。术前,借助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内听道MRI等技术,精准定位耳蜗及听神经结构,为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耳蜗开窗微操作等尖端技术,确保电极精准植入,避免损伤面神经及残余听力;术后,结合影像复查、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适应声音世界,实现从“听见”到“听懂”的跨越。
“现在的人工耳蜗就像‘智能听力管家’。”易天华介绍,最新一代人工耳蜗不仅支持蓝牙直连手机,还能通过APP远程调控参数,患者甚至可戴着它游泳、运动,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对于听障儿童,时间就是语言。”易天华表示,0岁至6岁是听障儿童最佳康复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轻度听力残疾儿童通过装配助听器、重度听力残疾儿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再在特定教学环境进行1年至3年语言康复训练,就能走出无声世界,进入普通中小学校,融入正常社会生活。近年来,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终以“精准、微创、安全”为理念,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科室配备国际先进的术中神经监测系统、耳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并定期选派骨干赴北京、上海等地进修,确保与国内顶尖水平同步。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小王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国家医改政策惠及民生的缩影。随着集采政策深入推进和医疗技术持续创新,曾经遥开云电竞科技有限公司不可及的“人工耳蜗自由”正成为现实,为无数听障家庭点燃希望之火。该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也将继续以仁心仁术,守护每一份“有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