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刷新认知的监测头环,藏着强脑科技五年磨一剑的技术底牌。其核心在于第三代干电极传感器,无需接触头皮就能捕捉0.1微伏级的脑电信号,配合自主研发的Brainμ算法,能在300毫秒内将神经活动翻译成动作指令。「就像给大脑装了个蓝牙适配器,」何熙昱锦在预告中透露,「我们的采样电极材料迭代了1273次,才实现运动意图识别准确率超92%。」更颠覆的是设备形态—开云电竞科技有限公司—整个头环仅重92克,比一副VR眼镜还轻,却集成了16通道信号采集系统。直播中将展示的最新款还加入了柔性传感织物,即便剧烈运动也能稳定采集信号。这种「无感穿戴」设计,彻底解决了传统脑机设备「笨重难用」的痛点,让残障用户能日常佩戴。直播间将揭秘一个关键数据:2022年强脑科技实现10万台便携式脑机设备量产,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该里程碑的企业。这背后是技术与成本的双重攻坚——通过独创的「神经信号压缩算法」,将芯片算力需求降低60%,配合无锡生产基地的自动化产线,使单台头环成本降至传统设备的1/5。「我们的目标不是做奢侈品,而是让技术触达更多人。」何熙昱锦透露,强脑科技已联合全国70%省份的残联启动公益项目:在广东为前臂缺失者免费提供仿生手,在浙江为肢残人士定制智能腿。直播现场将连线一位郑州用户,他佩戴头环控制的仿生手能完成拧瓶盖、握笔等精细动作,而这套设备的公益价不足传统义肢的1/3。这场对谈不仅是技术秀,更是一场生命叙事。预告片中曝光的片段里,一位因车祸截肢的货车司机,通过头环训练三个月后,用仿生手重新握住了方向盘;一位孤独症儿童戴着头环玩脑控赛车游戏时,首次主动对母亲说出「妈妈看」。这些真实案例将在直播中完整呈现,配合实时脑波数据可视化,让观众看见神经信号如何改写人生轨迹。罗永浩将现场体验头环控制仿生设备,挑战用意念绘制「交个朋友」logo。而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两位残障用户将同台完成「脑机二重奏」——一人用仿生手弹钢琴,一人用仿生腿踩踏板,头环实时同步他们的脑波节奏。「这不是炫技,而是证明:科技最大的浪漫,是让每个灵魂都能自由表达。」何熙昱锦在预告中感慨。直播还将披露强脑科技的最新研发动向:正在测试的头环2.0版本加入了环境感知功能,能根据用户脑波状态自动调节室内灯光温度;与江南大学合作的食品级接触材料,预计2026年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干预。「我们希望头环不仅是控制工具,更成为连接大脑与世界的智能助理。」当镜头聚焦于头环下那片闪烁的脑波指示灯,我们突然意识到:这项技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刷新参数榜单,而在于让每个被身体困住的灵魂,都能重获「我手画我心」的自由。4月1日晚的直播间,或许将成为一个分水岭——从此脑机接口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名词,而成为可触摸的生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