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云电竞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意见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意见还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通行业应用壁垒,加快创新成果落地;加强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提升产品应用检测能力;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促进脑机接口中小企业创新供给;建立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体系,布局标准化发展路线图等。
2.国家疾控局等部门印开云电竞发《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一图读懂
3.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8月6日,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并通过其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是2025年8月6日-8月30日。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将意见建议反馈至请在电子邮件标题注明“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反馈意见”。意见原文请至官网查看。
8月5日,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省医保局关于发布贵州省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公告》。这是云胶片首次纳入省级带量采购。
采购周期原则上为2年。约定采购量为两年度报量数据,按医疗机构未来两年的云胶片报量累加得出。医疗机构第一年度报量数据为21563691 次,第二年报量原则上不低于第一年度报量数据。
与传统耗材集采不同,此次贵州云胶片采购涉及影像前端服务、影像存储服务、影像平台服务,需覆盖贵州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也涉及贵州省患者影像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调阅共享,规模大、覆盖广,对于企业技术能力及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云胶片集采似乎传递出反价格内卷、关注企业技术及综合实力的集采新信号。
云胶片集采报价小于5.00 元/人次的作为有效报价。拟中选企业确定方面,根据合格申报企业的数量采用竞价、议价的方式。申报企业数量≥3 家的,采用竞价的方式。申报企业数量<3 家的,采用议价谈判的方式。
具体而言,申报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评审专家各成员将独立对每个有效企业进行评价、打分,评审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技术、业绩、服务、履约能力等。最终根据各项评分因素的汇总得分,确定3家候选企业。价格分在打分表中的占比并不高,总计111分中价格分只占10分。而包含技术方案、系统演示、软件著作权在内的技术分占到30分;包含企业业绩、企业认证、项目成员在内的商务分占到60分;随服务配套提供独立于医保专网的影像云专网、影像云机房面积较大、机柜较多等多项因素可作为加分项,加分项上限共计11分。
贵州省也指出,开展此次云胶片带量采购,是为打造“医学影像云存储基地”,推进贵州省数字影像处理和上传存储服务应用,支撑全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调阅共享等工作。
锂在岩石和海水中的浓度极低,它通过谷物、卷心菜和西红柿等食物,或通过自然流经富含锂的岩石的饮用水进入人体。锂似乎可以稳定情绪,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几十年来,碳酸锂一直被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新研究表明,补充大脑中天然的锂储备可以预防甚至逆转小鼠的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团队分析了数百名老年人死后脑组织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锂是唯一一种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中浓度较低的金属元素。尽管大脑整体缺乏锂,但锂仍集中在淀粉样蛋白斑块中,而淀粉样蛋白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研究者假设,在人脑中,各种金属存在于一个精心校准的生态系统中,而淀粉样斑块通过封存锂,将部分锂从系统中带走,从而破坏了这种平衡,并导致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后,在对经过基因改造而出现斑块和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的成年小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小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低剂量的乳清酸锂化合物,结果可防止斑块的形成,以及另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tau蛋白的积累。相反,当研究人员让容易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的小鼠食用缺乏锂的饮食时,他们发现与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更为明显,并且在衰老过程中斑块的堆积也更多。尽管现在还不清楚该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但研究者对此持乐观态度。
赤藓糖醇是常见于无糖和低碳水化合物产品中的甜味剂,甜度几乎与糖相同,但不含卡路里,对血糖的影响微乎其微,长期以来一直是控制糖摄入量的人们的首选。但此前一些研究表明,赤藓糖醇的摄入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发表于《应用生理学杂志》的新研究则表明,赤藓糖醇可能会损害大脑血管内壁的细胞。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了位于脑血管内壁的人脑内皮细胞,并将其暴露于赤藓糖醇中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相比于未接触赤藓糖醇的细胞,接触了赤藓糖醇的内皮细胞产生了更多的自由基,这是一种会损伤和老化细胞的活性分子。研究者还注意到,接触赤藓糖醇的细胞中,有助于血管扩张的一氧化氮含量下降,而使血管变窄的内皮素-1含量上升。此外,研究者还测试了这些细胞对凝血酶的反应,结果发现,暴露于赤藓糖醇的细胞释放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更少,这种蛋白质可以分解血凝块。如果在体内,t-PA也显著减少,就可能干扰血流,增加中风风险。但研究者也表示,项研究仅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赤藓糖醇的单一剂量,即细胞长时间直接暴露于该物质,这可能无法反映该甜味剂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情况。
全球超加工食物消耗量在近几十年里快速增加,而肥胖症以及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这类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同期上升。《自然·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超加工饮食对减重和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的效果或不如最少加工饮食,即使这两种饮食都遵循相同的国家饮食指南。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随机交叉试验,比较了以超加工食品为主和以最少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两种饮食结构都遵循了英国《健康饮食指南》(Eatwell Guide)——一组促进健康均衡营养的国家饮食建议。试验中的55名成人或接受预制的超加工食品,或接受预制的最少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在8周内分别配送到家。休息4周后,受试者换成另一种饮食再继续8周。结果发现,遵循英国《健康饮食指南》的两种饮食都能在8周内显著减重。不过,最少加工饮食的平均减重量为2%,而超加工饮食只有1%。除了减重,最少加工饮食能更有效地改善与心血管代谢健康指标相关的身体成分。整体上,最少加工饮食下的自述食物渴望控制力显著高于超加工饮食,这或支持了在最少加工饮食中看到的更低热量摄入能促进更大的减重效果。该结果表明,即使都遵循健康的饮食指南,食品加工程度也能影响体重管理和心血管代谢健康。
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first-in-human”临床试验结果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试验结果显示,在未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情况下,将该公司低免疫原性(HIP)技术改造的原代人胰岛β细胞疗法UP421移植至一名患有1型糖尿病逾30年的成人患者体内后,该疗法可逃避免疫系统的自身免疫和同种异体免疫识别,在为期12周的评估期内持续存活,并能够基于葡萄糖依赖性分泌胰岛素。
UP421是一款利用Sana的HIP技术,对同种异体原代胰岛细胞进行工程化改造后生成的细胞疗法。这些细胞在敲除表面表达HLA-I和HLA-II蛋白的同时,增强了CD47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疗法能够避免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攻击。
研究结果显示,未发现与UP421可能或很可能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事件。移植后12周的分析显示,经HIP改造的胰岛细胞在未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可逃避免疫识别与排斥反应。
此外,胰岛细胞在移植后可存活并发挥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C肽(C-peptide)的存在得以验证。C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表明移植的β细胞正在分泌胰岛素。在基线评估时,无论患者处于空腹状态还是接受混合餐耐量试验(MMTT)后,血液中均未检测到C肽。然而,在移植后12周,患者在MMTT中的C肽水平显著升高,与餐后胰岛素分泌的生理特征一致。此外,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移植部位的信号持续存在,进一步表明移植物存活。采用针对胰岛β细胞的示踪剂进行的检测确认存活细胞为胰岛β细胞。
该研究的6个月随访结果已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以及世界移植大会上发布。移植6个月的结果显示,胰岛β细胞在移植后可持续存活并发挥功能。这些结果显示,HIP平台已在人类中实现概念验证,证明其可实现免疫逃逸,并具备在无需免疫抑制的情况下进行同种异体移植的广泛应用潜力。
根据与美国FDA的沟通,Sana最早将于2026年提交IND申请,并在随后不久启动1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