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手术室内,一台精密的脑部手术正在进行中,躺在手术台上的6岁阿宝,好像是睡着了,医生在其脑开云电竞科技有限公司部开了一个3毫米的小口,采用的激光狙击深藏在他大脑底部、一个直径仅约1厘米却困扰他多年的病灶——下丘脑错构瘤。
专家们借助国际前沿的激光间质热疗技术,在磁共振的精准导航与实时温控下,近红外激光如同精确制导的“光箭”,几分钟内便精准消融了致痫病灶。据悉,这是珠江医院在癫痫微创治疗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为众多饱受药物难治性癫痫之苦的患儿点燃了新的希望。
“他这个病是先天性的,从小就有,突然‘哈哈哈’大笑,大概10秒钟。”阿宝爸爸回忆起儿子小时候发病的情形,言语间充满不解。“我们起初以为是他开心才会那么笑。”
直到阿宝一岁左右,这种笑又不同了:每次莫名大笑还伴随剧烈腹痛、极度恐慌和双眼凝视,频率激增至每天2-3次。“这肯定不正常啊。”深感不祥的父母通过网络查询,推测孩子可能是这是一种罕见病——“痴笑性癫痫”。
2023年8月,4岁的阿宝在当地医院找到病根——下丘脑错构瘤。同年,他在广西接受了开颅切除手术,然而术后癫痫发作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发作还是很频繁,有时候一天也会有两三次发作。”爸爸无奈地表示。懂事的阿宝在幼儿园会努力忍住笑,回家后甚至能告诉父母“今天笑了几次”,但这异常的“笑声”始终让父母担忧。
2024年4月,阿宝一家慕名来到珠江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郭燕舞教授团队为其进行了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术,精准定位致痫灶并实施热凝毁损。术后发作一度停止,但今年开云电竞科技有限公司初复查后,发作频率再次回升至每日两三次。
“虽然SEEG热凝毁损了超过90%的病灶组织,但周边残留的病灶如同未熄灭的‘火种’,仍在不断点燃痴笑发作的‘火焰’。”
7月18日,面对再次入院治疗的阿宝,郭燕舞教授联合影像科洪国斌教授、麻醉科张鸿飞教授、小儿神经内科周细中教授等组成MDT团队深度研讨。团队指出,阿宝的错构瘤深埋于大脑“禁区”下丘脑,毗邻重要神经和内分泌中枢,传统手术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该如何安全有效的完全消除病灶?经过严谨论证,团队决定启用国际最新的技术——激光间质热疗。这项技术无需开颅,仅需在头皮开一个3毫米的微小切口,将激光光纤精准引导至病灶深处。在磁共振的实时引导与温度监控下,近红外激光产生的高热能在几分钟内选择性地消融病变组织,如同“光之狙击手”般精准剿灭目标,同时确保周围正常脑组织毫发无损。
7月22日,手术如期进行。仅数小时后,阿宝安然返回病房。一句稚嫩的“我要窝尿”让父母笑起来。次日查房时,郭燕舞教授看到孩子坐在床上吃香蕉,禁不住逗起他来,“感觉头晕吗?来算一下7+5等于几?”“等于12呀!”阿宝吃着放下香蕉回答,神情自若。
“孩子没什么不舒服,昨晚吃了点粥,今天早上还吃了面包。”爸爸看着手术后的孩子安然无恙,安心不少。“手术很顺利,明天就可以出院了。”郭燕舞教授摸着孩子小脸蛋说道。
“激光间质热疗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微创手术,这个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在磁共振实时温控监测下,控制消融范围,在避免损伤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同时,成功完成病灶的精准损毁。”郭燕舞教授表示,该技术较大优势在于,不用开颅即可在磁共振的实时引导和监测下,实现对脑深部病变和癫痫病灶的准确消融治疗。由于精准控温,当温度达到约50℃,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加热并清除脑内病灶,而不用像开颅手术那样需要花费数小时来完成整个手术,而且有效减轻或避免开颅手术可能造成的下丘脑损伤。这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开辟了新路。”郭燕舞教授表示,该技术在国外最初应用于下丘脑错构瘤导致的痴笑性癫痫,目前已扩展至结节性硬化、海马硬化、局灶皮质发育不良等多种难治性癫痫类型。
据珠江医院癫痫中心数据,该院已建立成熟的癫痫外科微创诊疗体系。激光间质热疗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无数深部脑灶患儿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