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无创脑电帽,将“运动想象”变为“行走可能”……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脑机接口医工融合病房,下肢瘫痪的男子通过大脑意念驱动外骨骼机器人,时隔一年重新体验到了“行走”的感觉。
据悉,6月16日,协和医院脑机接口门诊和病房同步开启,整合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将为脊髓损伤、瘫痪、帕金森病、癫痫、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搭建起“智能诊疗-精准康复”的一体化平台。
46岁的徐亮(化名)家住湖北麻城,一年前,他不幸遭遇车祸,大脑出现严重损伤,并导致肌张力显著增高、双下肢截瘫。尽管接受了长期的康复治疗,但他始终无法站立,生活无法自理。辗转多家医院,医生评估他恢复自主行走的可能性非常小。2025年5月,徐亮和家人来到协和医院就诊。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团队评估后,判断他是脑外伤导致运动神经通路受损,存在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两方面问题。和脊髓损伤所致的瘫痪不同,脑损伤导致的瘫痪同时存在肌张力增高、关节严重僵硬等问题,目前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无法直接解决这一问题。
分析后,团队创新性地提出“脑-脊-机-复能”一体化诊疗方案:通过脊髓电刺激术解决肌张力增高问题,后续利用无创脑机接口技术解码大脑运动皮层信号,驱动外骨骼机器人,构建“大脑指令-设备执行-神经重塑”的全流程治疗体系,让患者的自主活动成为可能。
一个月前,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为徐亮实施了脊髓电刺激电极植入手术。术后第一周,脊髓电刺激后肌张力明显下降,原本僵硬的双腿可以弯曲,并首次借助辅助设备实现了站立。同时,患者经无创脑电设备采集脑运动区域脑电和运动想象锻炼,并配合进行外骨骼协同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脑控外骨骼”协同训练,他已经能通过大脑意念,驱动外骨骼机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人完成自主行走。目前,徐亮已顺利出院,后续还将在脑机接口病房进行康复训练。
依托多学科专家团队与医工融合平台,2025年5月,协和医院脑开云电竞官方网站机接口医工融合病房正式启动实体建设;6月16日,该院脑机接口门诊与病房同步开启,聚焦运动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领域,配备了脑电信号采集分析平台、神经调控干预系统、康复机器人协同设备等尖端设施,构建起“评估-干预-康复-随访”全周期的精准诊疗体系。
“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让瘫痪患者重新站立、让失语者重新发声、让生命重拾尊严。”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介绍,目前该病房已实现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全覆盖,核心目标在于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壁垒,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患者,让更多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让患者重燃希望。
据悉,协和医院一直致力于脑机接口的临床研究与转化,以期能推动脑机接口技术惠及更多患者。2024年11月,全国首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脑机接口临床手术在协和医院顺利开展;2025年2月,该院与衷华脑机联合成立“院企联合实验室”,投资200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重点攻关胶质瘤瘤机接口、柔性硬脑膜外脑机接口系统、人工视觉三大方向,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转化。2025年4月,作为全国脑机接口领域唯一代表,受国家医保总局邀请出席科技创新专题会议,系统汇报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成果,并深度参与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定价体系的先行探索,推动技术从“可及”向“普惠”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