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联合主办的脑机智能与心脑健康创新发展及应用论坛今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作为领域年度重磅学术活动,论坛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行业开云电竞领袖及产学研代表共襄盛举,围绕技术突破、临床应用及产业协同展开深度对话,擘画脑机智能与心脑健康融合发展新蓝图。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曹伟民在开幕致辞中强调,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引擎。他指出,本次论坛不仅为行业前沿探索注入新动力,更为厦门市布局前沿科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主办方代表、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负责人表示,论坛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脑科学、人工智能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与民用场景。
论坛设置六大主题报告,涵盖脑机接口核心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关存太在《脑机接口的进展及医学应用研究》中指出,当前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认知增强和大脑解码等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上海外国语大学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重点实验室主任饶恒毅通过《睡眠与大脑健康》报告,揭示睡眠对大脑功能优化的关键作用,提出脑机接口可通过增强神经补偿机制实现自我净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勋分享了《脑机接口信号处理与分析》的最新成果,强调多模态信号整合对提升脑电采集准确性的重要性。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张明君则展示具身智能脑机接口在行为增强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指出该技术通过绕过语言传递瓶颈,为智能交互开辟新路径。厦门大学脑认知与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张俊松从交叉学科视角,分享国内在脑电运动想象分类、康复训练及认知增强游戏开发中的实践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金锋结合临床案例,阐释神经调控技术在修复神经系统中的双向交互优势。
作为论坛承办方及脑电波交互领域先行者,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其在心脑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总经理助理刘昊介绍,公司成立二十年来始终聚焦智能科技,2024年起重点突破脑电波交互核心技术,布局睡眠健康、专注培优及认知康复三大细分赛道。董事长缪国栋在圆桌沙龙中表示,狄耐克依托技术积累延伸至脑机接口领域,通过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拓展与赛道契合,为新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据披露,狄耐克已构建监测-分析-干预全流程闭环系统:在睡眠健康领域,通过高精度脑电采集与AI分析,实现睡眠问题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专注培优领域则结合自适应课程引擎与游戏化设计,动态调整训练参数以提升用户参与度;认知康复领域则通过闭环神经重塑技术,为神经损伤患者提供定量化康复评估方案。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加速脑电波交互技术从实验室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
本次论坛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联动,不仅呈现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进展,更勾勒出从医疗康复到民用健康管理的全景图谱。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的持续融合,脑机接口技术将在心脑健康领域催生更多革命性应用,为人类健康管理开辟全新维度。(罗淇雯)